方管系列
中国各省地级市溯源(三十五):重庆
时间: 2025-03-19 20:26:17 | 作者: kok足球官网app
方管系列
近代中国,做过直辖市的城市不少,南京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汉口、青岛、广州、西安、重庆、大连、哈尔滨、沈阳,都做过院辖市(相当于直辖市)。但做过首都的,也就北京南京重庆台北四座城市而已。从这一点上来说,1997年重新升重庆为直辖市,也算是对重庆在抗战时期付出的一份回报。
自古及今,巴蜀能够分庭抗礼;抗战时期,重庆能够变身战时首都,都和一件事情有关:重庆的地理位置。
重庆位居嘉陵江入长江交界处,长江出川门户。整个四川盆地,被嘉陵江(包括支流渠江、涪江)、岷江、长江横穿,而重庆,是他们的水运中心。而四川盆地四周是山,穿长江而出前往湖北,是最方便的出川路线(其他的路线情况,详见李白蜀道难),重庆就卡在最重要的交通节点上。换言之,重庆是四川盆地的东大门,四川盆地的水运交通中心。这一优势,确保了重庆一直能够和成都分庭抗礼,甚至在战时,比成都有更重要的军事价值。而且,重庆有盐井,这在古代,可是战略物资,谁有谁富。这也造就了重庆和成都相差甚大的民风。
当然,重庆再次变身直辖市,更直接的原因是三峡移民。修三峡水坝,造成了上百万的人要移民。水库所在的万县、涪陵本来就比较落后,消化不了这么多移民,于是担子就落到了重庆头上。当时的重庆,是四川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城市。而且四川人口过亿,本来就一直有分拆的呼声。
1、三峡省方案:把和三峡有关的地区,包括重庆、万县、涪陵、黔江、湖北宜昌,合为一个省。但因为要跨省协调,而且设为省,管理成本过高,放弃。
2、大重庆方案:除了重庆、万县、涪陵、黔江,把广安、达州、南充,也一并划入。但重庆拉不动这么大的盘子,因为达州、万县、涪陵、黔江地区都很穷。四川有一句俗话:“养儿不用教,涪达万去走一遭“。而且人口高达5000多万,实在太多。
3、小重庆方案:重庆直接升为直辖市,谁也不带。但这个解决不了移民问题(移民的重点在万县和涪陵),放弃。
其实当时重庆很想把广安划入(因为广安是粮食主产区,而重庆缺粮)。但因为小平同志说,我是四川人,所以没能成行(见回忆录重庆直辖内幕)。
不过,今天的重庆,说是一个城市,其实有点名实不副。如此大的面积,如此多的山区,如此分散的城区,这分明是一个省的样子。从市中心到最远的郊区城口、巫山等县,距离超过400公里,得开四个小时车。人口比黑龙江和吉林都多。
主城区:人字的头部,基本是之前的老重庆+涪陵地区西半部分,处于市中心的一小时都市圈之内。
东北部三峡库区(万州、开州、梁平、丰都、垫江、忠县、云阳、奉节、巫山、巫溪、城口):人字的一捺,基本是之前的万县地区+涪陵地区东北部分。
东南部武陵山区(黔江、武隆、石柱、秀山、彭水、酉阳):人字的一撇,基本是之前的黔江地区+涪陵地区东南部分。
可以把重庆(一个富裕的市中心+两个贫瘠的山区)理解为一个放大版的宁夏省(一个富裕的西套平原+一个贫瘠的西海固地区)。只不过,宁夏还保留着五个地级市,而重庆是省直管县。而且,重庆的人口是宁夏的将近5倍。
上一次,和平时期的重庆,能管辖这么大的面积,还得追溯到秦汉时期的巴郡了。当时的巴郡,除了今日的重庆地界(少了荣昌),还包括广安、巴中、南充、达州,整个四川盆地东部。这一区域,基本是继承春秋战国时期的巴国而来。巴国,以盐而著称,所以现在把盐也叫做盐巴。之所以被叫做巴,大概率是当时的中原人侮辱他们像蛇,所以叫他们巴人。这也是重庆简称巴的由来。
唐代,渝州只是山南西道(治汉中)下属的一个州。并立的,还有夔州、万州、忠州、开州、涪州、合州。当时的嘉陵江被称作渝水,所以隋代改楚州为渝州。这也是重庆简称渝的由来。
宋代,恭州是夔州路(治奉节)下属的一个州。并立的,还有夔州、万州、忠州、开州、涪州、合州、昌州、南平军、黔州、梁山军、云安军、大宁监。南宋时,宋光宗先封恭王,后登帝位,自诩“双重喜庆”,遂升恭州为重庆府。
元代,是四川行省(治成都)的一个路。并立的,还有夔州路(奉节)、绍兴路(彭水)、怀德府(酉阳),以及好几个招讨司、安抚司。
清代,同样是四川的一个府。并立的,还有夔州府(治奉节)、忠州、石砫厅、酉阳州。
清末,重庆府辖2州(合州、涪州)、1厅(江北厅)、11县(巴县、江津、长寿、綦江、永川、壁山、铜梁、大足、荣昌、南川、定远)。夔州府辖万县、开县、云阳、奉节、巫山、大宁(巫溪)6县。忠州辖忠州和梁山(梁平)、酆都、垫江3县。酉阳州辖酉阳州和彭水、黔江、秀山3县。石砫厅直隶于省。潼南此时属潼川府。这其中,重庆府所辖的定远县(现武胜县),现在归属广安市管辖。
1890年,重庆被迫开埠,1902年,万县开埠,拉开了重庆近代化的序幕。
民国初年,四川军阀混战,城头变幻大王旗,重庆一会儿是蜀军政府,一会儿是重庆镇抚府,一会儿是川东观察使,一会儿是川东道(东川道),一会儿是督军公署,一会儿是省政府,一会儿是省长公署,直到1935年川政统一,才算告一段落。
从1921年,设立重庆商埠督办署,开始筹办市政,中间几经反复,直到1929年,重庆才正式建市。
建市之后,重庆市的基层行政区划仍然沿袭明清以来的厢坊制,共设22坊,其中老城区(重庆城,今重庆市市中区通远门、临江门以东地区)7坊、新城区(新市区,今重庆市市中区临江门、通远门以西地区)3坊,南岸4坊、江北8坊。
1935年,重庆市基层政区改为分区设署(督察区),共设5个区和6个直辖乡。同年底,又调整为6个区。
1937年,抗战爆发。国府移驻重庆。1939年,重庆升为院辖市。巴县、江北县的县治迁出重庆市区。6月起,巴县、江北县部分地区陆续划归重庆市。年底,全市划为12个区。
1941年-1942年,陆续从巴县、江北县划地设置了第十三到第十七等5个新区,并设置了唐家沱、歌乐山、黄桷垭3个郊区办事处。重庆市辖17区、1个水上区,并设有3个郊区办事处。
1944年,市政府将各区由区署改为公所,将原第十一区分置为第十一、第十八两个区。重庆市辖18区,1个水上区。
1949年12月,重庆解放,仍为直辖市。重庆市接管原北碚管理局,成立北碚行政管理处。
1950年4月,原18个区合并为7个区,加上北碚行政管理处所改建的第八区,共8个区。
1951年1月,北碚划出,巴县划入,巴县部分土地划给北碚。3月,江北县部分土地划入重庆。重庆市辖7区1县。
1953年1月,北碚划归重庆市,3月,改设为重庆市第六区,重庆市由大行政区直辖市改为中央直辖市(不过仍由西南区代管),巴县、綦江县、江北县、长寿县划出。部分区域划归巴县和江北县。重庆市辖6个区。
1955年,从南川县、綦江县和贵州省桐梓县划出26个乡1个镇,建立南桐矿区,由重庆市管辖(此时是飞地)。重庆市辖7个区。江北县部分土地划归北碚区。10月,第一区改称市中区;第二区改称江北区;第三区改称沙坪坝区;第四区改称九龙坡区;第五区改称南岸区;第六区改称北碚区;南桐矿区名称未变。
1965年,九龙坡区管辖的九宫庙、新山村、跃进村3个街道办事处辖区划出,设立大渡口区。
1975年3月,为建汽车厂,从大足县双路公社全部、元通和土桥两公社各一部划出,成立双桥区,由重庆市管辖(此时是飞地)。重庆市辖9区3县。
1983年2月,撤销永川地区,所属8县(永川、江津、合川、潼南、铜梁、大足、荣昌、璧山)划归重庆市。
1994年,江北县、巴县县改市,设立渝北区、巴南区。同步扩大市中区、江北区、南岸区、沙坪坝区、九龙坡区、大渡口区、北碚区的行政区域,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。至此,重庆市辖11区3市7县。
1997年3月,重庆直辖,划入原万县市、涪陵市和黔江地区管辖的区域。这三个地区的管理架构暂时不变,只不过汇报对象从四川省变成了重庆市。
1998年,涪陵所辖县市直接并入重庆管辖(枳城、李渡2区合并为涪陵区);万县设立万县移民开发区(实际管辖原万县市下辖除城口和梁平外的其他县市,其中龙宝区、天城区、五桥区三区合并为万县区,城口和梁平无移民任务,由重庆直管。其他县不变)、黔江设立黔江开发区(实际管辖原黔江地区下辖县)进行过渡。
2000年,撤销了万州移民开发区(万县移民开发区1998年改名)和黔江开发区,由重庆市直辖。
渝中、沙坪坝、九龙坡、南岸、大渡口、巴南:这几个区来自巴县。巴县可溯源至东周慎靓王五年(前316)秦灭巴国后在其首都所置巴郡郡治江州县。几经分拆、改名,北周时得名巴县。其中:
北碚、江北、渝北:这三个区来自江北县。江北县可溯源至清乾隆十九年(1754)析巴县所设的江北厅。
綦江:来自清末重庆府綦江县,可溯源至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农民军领袖明玉珍建国“大夏”,以南墙綦江长官司所置綦江县。1955年析置南桐矿区。双桥区2011年10月与万盛区(原南桐矿区)合并为綦江区;因綦江而得名。源于贵州的夜郎溪,江水色如苍帛,故名“綦(qí)江”;
长寿:来自清末重庆府长寿县,可溯源至元末明玉珍立县,明洪武六年(1373)正式置长寿县。境内有长寿山,故名“长寿”;
大足:来自清末重庆府大足县,可溯源至唐乾元二年(759)析巴川县所置的大足县。1975年析置双桥区,2011年区县合并为大足区。因濑溪河两岸土地肥沃,大丰大足,故名“大足”;
涪陵:来自清代重庆府的涪州。可溯源至秦昭襄王三十年(前277)所置的巴郡枳县(同时代的涪陵在现在的彭水)。后来经多次改名、合并、拆分,沿袭至今。未并入重庆之前,曾分为枳城区和李渡区两区。因濒临乌江(乌江古称涪水),古巴国国王陵墓多葬于此,故称“涪陵”;
江津:来自清末重庆府江津县,可溯源至南齐永明五年(487)从今重庆市区迁治今江津珞璜一带的江州县。隋代改名为江津。因地处长江要津,故名“江津”;
荣昌:来自清末重庆府荣昌县,可溯源至唐天宝十年乾元元年(758)所置昌州及州治昌元县(昌州后辖大足及永川)。明代因属于故荣州、昌州之地,改名“荣昌”;
璧山:来自清末重庆府璧山县,可溯源至唐至德二年(757)析巴、江津、万寿三县所置的璧山县。因境内的重璧山得名。重璧山出产一种明润如玉的白石;
铜梁:来自清末重庆府铜梁县,可溯源至唐开元二十三年(735)析石镜、铜梁两县所置巴川县(县治即在今铜梁市区,此前不久新设的铜梁县治在今潼南)。后经过多次合并、分拆,沿袭至今。因境内铜梁山而得名。铜梁山形如五屏,每当阳光照射,石梁呈古铜色;
合川:来自清末重庆府合州,可溯源至秦灭巴国后于秦惠文王十一年(前314)所置巴郡“亵江”。西魏置合州。民国期间,降为合川县。因嘉陵江、涪江、渠江在此汇合,故名“合川”。川者,水也;
潼南:民国新建的县,原名东安县,后改名潼南县。 因地处清代潼川府南部,故名“潼南”;
南川:来自清代重庆府的南川县。可溯源至唐贞观十一年(637)析巴县所置隆化县。元代改名南川县。因境内有南江,故名“南川”;
永川:来自清代重庆府的永川县。可溯源至唐大历十一年(776)所置永川县。因三条河汇流于县城附近,形如篆文“永”字,故名“永川”。
万州:来自清末夔州府万县。可溯源至东汉建安二十一年(216)刘备析朐忍县所置的羊渠县。西魏置安乡郡。北周改安乡郡为万川郡。隋代废万川郡。唐置南浦州,后改名为万州。明代降为万县。并入重庆之前,是万县地级市的城区。曾设龙宝、天城、五桥三区。因万川毕汇,万商云集,故名“万州”;
奉节县:来自清末夔州府奉节县,是夔州的府治。后来万州开埠,经济崛起,奉节才把府治拱手让人。秦代置鱼复县。三国时期改名永安县,唐贞观年间,因诸葛亮“托孤寄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”,改为“奉节县”以表纪念;
酆都县:来自清末忠州酆都县。可溯源至隋代从临江县分置的豐都县。因治所在平都山下的丰民洲,故名“酆(fēng)都”,这里巫鬼氛围浓厚,被称为“幽都”;
城口县:来自清末夔州府城口厅。可溯源至清道光二年(1822年)所设的城口厅。因城口山而得名。因该地为陕西、湖北入川门户,形如城口,故名城口山;
巫山县:来自清末夔州府巫山县。可溯源至战国时期出国所置的巫郡。秦置巫县。隋代改名巫山县。因巫咸山而得名;
巫溪县:来自清末夔州府巫溪县。可溯源至北宋所设的大宁监。元代升为大宁州。明代降为大宁县。民国改名为巫溪县。因河得名。巫山之下有巫溪水;
开州:来自清末夔州府开县,可溯源至东汉建安二十一年(216)刘备踞蜀时析朐忍县所置汉丰县。西魏置开州。明初降为开县。因境内的开江(现名南河)而得名;
垫江县:来自清末忠州。可溯源至西魏析临江县所置的垫江县。最早的垫江,在现在的合江,位于嘉陵江、渠江、涪江汇合之地,水如衣之重复,故名曰褺。后来写错别字,变成了“垫江”。后来地方也搞错了,变成了现在的位置;
云阳县:来自清末夔州府云阳县。可溯源至南北朝时期所设的云安县。宋代设云安军。元代复置。后改置为云阳州。明代降为县。因地处两山夹江,四时多云,山水之阳,故名“云阳”;
梁平:来自清末忠州梁山县,可溯源至北魏永熙二年(533)(西魏废帝元钦时期)所置梁山县。 因境内高梁山得名“梁山”,后因与山东梁山县重名,改为“梁平”;
忠县:来自清末忠州。可溯源至西汉所建的临江县。南朝梁置临江郡。西魏置临州。唐太宗感念忠心耿耿的巴蔓子将军,改“临州”为“忠州”,民国降为县。
黔江:来自清末酉阳州黔江县。可溯源至东汉建安六年(201)所置丹兴县。隋代改名石城县。唐代改名黔江县。并入重庆之前,曾经是黔江地区的首府。因境内的黔江而得名;
武隆:来自清末属重庆府涪州,可溯源至唐高祖武德二年(619年),涪陵县分置的
。因境内的武龙山,而得名“武龙”,由于和广西武龙山重名,故改为“武隆”;
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:来自清末酉阳州。可溯源至南宋所设的酉阳州。清代改土归流,置酉阳县,后再次升为酉阳州。1950-1952年期间,曾短暂在此设置酉阳地区行政公署。因位于酉水北岸,故名“酉阳”;
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:来自清末酉阳州。可溯源至清代改土归流,割酉阳所置的秀山县。因境内的高秀山而得名;
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:来自清末酉阳州。可溯源至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所置的彭水县。因境内的彭水而得名;
石柱土家族自治县:来自清末石砫厅。可溯源至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所置的石砫安抚司。1959年,改名石柱。因境内万寿山上有一对巨石,酷似少男少女,得名“石柱”。
重庆面积最大的是酉阳县,然而酉阳县大部分是山区。当然,重庆大部分县区都是丘陵和半山区,只不过酉阳的山更高一些,在武陵山区深处。面积最小的,当然是渝中区,毕竟是寸土寸金的市中心。
(中心9区:渝中、沙坪坝、九龙坡、大渡口、南岸、巴南、北碚、江北、渝北;主城新区12区:万州、长寿、江津、合川、永川、南川、綦江、大足、璧山、铜梁、潼南、荣昌;三峡库区11区县:万州、开州、梁平、丰都、垫江、忠县、云阳、奉节、巫山、巫溪、城口;武陵山区6区县:黔江、武隆、石柱、秀山、彭水、酉阳)
人最多的是渝北区,离市区近,面积又大。第二是万州,第三是九龙坡。而人口最少的,是城口、武隆和石柱,都在大山深处。
GDP总量最高的是渝北区。江北区第三名。两江新区疯狂砸钱,看样子还是有用的。排名第二的是九龙坡。排名最低的三个县是城口县、巫溪县和石柱县。
人均GDP最高的是渝中区。果然还是市中心有底蕴。第二是江北区。第三竟然是涪陵。最低的三个县是巫溪、城口和酉阳。城口县和巫溪县,无论是GDP总量,还是人均,都排最后两位,重庆最不发达的两个县,应该实至名归。
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,丝毫没有悬念是渝中区。其次是江北和九龙坡。GDP总量和人均都很高的江北区,只能排到第六。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稳步的增长。支出排名第二高的,竟然是沙坪坝。收入不高,但支出很高,沙坪坝人民很爱花钱。
重庆所有区县,财政支出都远高于财政收入。也就是说,重庆其实是靠转移支付和借债活着。东部地区在为重庆输血。
财政收入最高的,是万州区。其次是江津。江北排名第三。当然,他们也都是花钱小能手。比如万州,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两倍。
重庆的人口,在全国各省排第19位(比山西少,比黑龙江多);面积,排第26位(比浙江小,比宁夏大);GDP,排第16位(和江西、辽宁接近);人均GDP,排第10位(和湖北接近);人均可支配收入,排第11位(和辽宁、内蒙接近)。这么看的话,重庆是一个妥妥的中档靠前省份的水平。
如果玩一个文字游戏,我们大可以说,重庆现在是一线城市的水平了,因为重庆的GDP总量马上就要赶上广州了。但基本上没有人真的认为,重庆和广州一样发达了。
因为重庆虽然法律上是一个直辖市,但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“城市”。巫溪到市区的距离,比武汉到长沙还要远。重庆真正的城市底色,是老九区,加上12个主城新区,也就是上文统计表中的主城都市区。换用另外一个概念,这一些地方,都是重庆的1小时都市圈。
用这个概念来衡量的话,重庆主城都市区的GDP总量和成都非常接近,是明显低于四大一线城市的。人均GDP也和成都很接近,在全国,基本和郑州、东莞处于同一水平线。
至于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的区县,仍旧非常穷,和最穷的甘肃、贵州差不多水平。
过去十年,重庆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。2011-2015年期间,重庆GDP年均增长率高达12.6%。2015-2019年期间,仍达到7.2%。这一数值远高于全国中等水准(7.8%和5.6%)。
从2009-2017年,重庆的投资依赖度(固定资产投资/GDP)位居各大城市前列,高峰时接近100%,而同期深圳、广州的比例只有20%。
一个来源是中央的转移支付。直辖之初,重庆承载了三峡库区的上百万移民,财政压力空前高企,从而获得了免予上缴中央财政的优惠政策,且获得了中央投资项目的支持,这一政策持续了近十年时间。即使后来这一优惠不复存在,但每年重庆还是从中央获得了上千亿元的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收入,考虑扣除其上缴部分,重庆每年获得的净财力转移也超过500亿元,高峰时期超过1000亿元。这无疑增加了重庆的可支配财力,不仅为天量固定投资提供了资产金额来源,也让重庆有足够多的资金用于公共建设、招商引资、税收补贴等。
另一个来源则是城投融资。重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,先后成立了重庆交投、重庆高速、重庆城投、重庆地产、重庆能投、重庆水利、重庆水务和重庆旅投等城市投资平台,号称“八大投”。这些城投平台,以土地作为抵押物,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融资,绕开了国家层面对于地方政府发债及政府负债率的限制,让地方建设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。重庆开风气之先,其后迅速在全国风靡开来。高峰时期全国拥有各类城市投资平台超过1万家。
当然,包装起来的债务终究还是债务,哪怕是城司去借,最终仍是由政府做担保。随着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,加上房地产趋于见顶,土地财政难以为继,以土地作为金融媒介的城投平台债务问题开始凸显。
2014年以来,随着地方政府获权发债融资及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,城投平台被要求逐步剥离融资功能。2020年以来,财政部严禁新设融资平台公司,要求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。自此城投融资模式彻底退潮。
重庆的产业基础本来就不弱。无论是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,还是建国后的一五、二五和三线建设,都给重庆打下了雄厚的工业基础,形成了以机床工具、仪器仪表、汽车配件等为主体的制造业体系。凭借这些基础,在改革开放以后,重庆迅速做大了汽车、摩托车等制造业,成为摩托车生产基地,同时也是全国七大汽车制造基地之一。
如果说汽车产业是优势产业自然升级的结果,那么电子信息产业则是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的跨越。
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,比如笔记本电脑代工,上下游产业链条的配套,以及物流成本上的劣势怎么样才能解决?上海、苏州、深圳,正是凭借产业配套和靠近港口这两大优势,牢牢吸住那些国际大厂商的。
这其中,关键的当属国际龙头厂商对于零部件物流成本的担忧。对此,重庆市时任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:“在重庆把一个整机所需要的零部件80%本地化,使得零部件运输基本上没有物流成本,剩下20%极少的战略物资在全球范围内配置,如果三年后,重庆未兑现承诺,由此引发的全部物流成本,由我们补贴。”靠着这一方案,重庆在2008年迅速拿下了惠普和富士康。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落地,带动了1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到来。
成品的运输成本呢?这一点上,相对于传统制造业,因为笔记本、手机成品的单价本身比较高,所以运输成本就不像代工一件衣服那么敏感(这些品项经常空运)。再加上重庆人力成本上的优势,可以部分抵消这些劣势。
同时,重庆也在想法设法降低运输成本。水运上来说,重庆本就是长江大港,货轮可以一路直达上海的出海港。铁路上,2011年起,重庆就开通了欧亚直通车,货运专列则能借助中欧班列直达欧洲,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,1万多公里的路程,单程运输时间只要12~18天,比传统海运节省10多天的时间,截至2022年,中欧班列(重庆)开行突破1万列,而全国的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190多个城市,形成一张贯通亚欧的物流网。至于航空运输就更不用说,重庆有毫无阻碍的空港。
随着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,笔记本电脑领域几乎所有的大厂商都瞄准了重庆。如今重庆云集了惠普、宏碁、华硕等品牌商,富士康、广达、英业达、仁宝、纬创、和硕等主机生产商企业和包括戴尔、东芝、索尼、苹果、小米、联想等众多笔记本电脑品牌。
全球不到3台笔记本电脑,就有1台产自重庆。2021年,全球电脑出货量为3.41亿台,其中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2.68亿台,来自中国的出口就有2.2亿台。在我国,重庆、广东、四川、江苏、安徽、上海为主要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。其中,重庆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,2021年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量超过1亿台,连续8年位居全球之首,占到四成左右的市场占有率。笔记本电脑是重庆最重要的出口支柱,整体出口量占比超过70%,2021年出口值超过2000亿元,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位。如今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,未来几年有望迈过万亿级大关。
重庆开创的这套生产模式,被称为“垂直整合一体化”,由此打破了过去电子产业水平分工为主的格局。成都、合肥、郑州纷纷接棒,布局电子信息产业。许多既不沿江也不靠海的内陆城市,借助电子产业、空港经济和中欧班列,成为瞩目的对外开放新高地。
首先,重庆是直辖市。比成都、广州、郑州这些省会城市级别更高,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优势。无论是行政级别、资源调配能力还是在全国区域版图中的位置,都得到显而易见的提升。至少不用和成都去抢省内的资源了。
其二,重庆升格为直辖市时,由于三峡移民,获得了免予上缴中央财政的特殊照顾,原本这一政策只是持续5年,后来由于财税体制改革,一直维持到2009年。与此同时,三峡工程建设之际,重庆还得到大量中央项目的投资,从1998年到2006年,重庆固定投资中来自中央项目的投资占比超过10%,最高年份接近20%。
其三,在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和布局中,重庆都有一席之地。从最早的西部大开发到“一带一路”,从国家中心城市,到西部陆海新通道,再到国家综合交通四大极轴,从长江经济带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,重庆都是高光般的存在。西部大开发的鼓励类行业15%企业所得税政策,比东部整整低了10个点,对重庆有重大利好。重庆是西部陆海新通道(通过东南亚出海)的中心城市,更位列国家综合交通骨架网四大极轴之一的“成渝极轴”,从而成为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大湾区同等的存在。与此同时,陆海新通道、中欧班列、“渝满俄”班列在此交汇,重庆还成功入选交通强国建设首批试点地区,成为全国唯一兼有陆港型、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,位列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列。近几年,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新时期国家的重要布局,重庆恰好处于几大布局的交汇点上。政策红利无以复加。
随着抖音的崛起,重庆搭着短视频的东风,一跃成为网红城市,目前的游客数量仅次于北京,位列全国第二,比上海、杭州这些旅游热门城市还要高。洪崖洞、穿楼轻轨、长江索道、鹅岭二厂文创园,并还有重庆火锅和重庆小面,纷纷成为刷屏利器。
重庆能够变身网红,固然有自身足够独特的因素,毕竟,一般人对山城是很陌生的。但有独特因素的城市不止一座,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,南京有六朝金粉,上海有十里洋场,西安更是九朝古都,黄山归来,五岳都不用看了。论旅游资源,都不比重庆差。但重庆抓住了短视频的第一波红利。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,领先半步,就是成功的风口。
当然,变身网红之后,重庆也没闲着。影视营销一直在做,从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,到《少年的你》,从《中国机长》到《刺杀小说家》,重庆市政府打出了“带上剧本来重庆,其他事情交我办”的口号,每年都有200多个剧组在重庆取景。旅游服务也做得十分好,节假日期间洪崖洞人太多,重庆直接封一座桥供游客欣赏;李子坝成为网红景点以后,重庆专门建了一座观景台。种种举措,曾被誉为“中国最宠游客城市”。硬件上也没落下,公路、铁路、航空都在疯狂建设中。
重庆火锅、重庆小面什么的,已经全国到处都能吃到了。但重庆好吃的多的是,川菜三大流派,重庆下河帮本就是这里面的佼佼者。风行全国的川菜,无论是火锅、酸菜鱼,还是辣子鸡、酸辣粉,一大半都是下河帮的杰作。和下河帮相比,成都的上河帮川菜口味要清淡的多。
和成都一样,这是一座有烟火气的城市。每到下午五点,大街小巷,空气中都弥漫着香味。以我个人的经验,到重庆之后,胃口大开,每天都劝自己少吃点,但每天都吃得肚满肠肥。不但好吃,而且很便宜,贵有贵的吃法,穷照样有穷的吃法。
当然,你的肠胃得足够强劲。虽然很开胃,但是又油又辣,我想点一个青菜,最后发现竟然也放了辣椒。
那么多的网红景点,足够去打卡了。无论是洪崖洞还是朝天门,穿楼轻轨亦或是长江索道,都是在其他城市很难见到的奇景。到解放碑,去体验一下重庆的烟火气,到磁器口,去感受一下巴渝的气韵。甚至不用去景点,随意找一个商城,体验一下一楼进去,上到三层,出门发现还在地面上的晕头转向。如果有勇气,可以开辆摩托车,感受一下玩的就是心跳。当然,自驾车,赌一下自己能不能走对高架桥,也是对自己不错的考验。
当然,如果有时间,重庆郊区还有12个5A级景点,瞿塘峡、巫峡、大足石刻、天坑,同样美不胜收。
下一篇:2025-2030年创意民用航空运送职业深度调研及出资战略剖析陈述